上市也能理解,不为了融资,主要还是看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。
比如重大事项的决策公告、比如每年几次的业绩报表的披露。
上市难度太大,国内港城应该没有能容纳自己公司的市场。
王永中和黄轶有过估算,算上核心的AI,公司估值是要上万亿美元都不止。
这还是06年,再过些年王永中将AI公开,那自家光ai这一块就是OPENAI+英伟达+台积电的巨无霸,少说也是十万亿规模。
一旦在国内加上港城上市,市场的流动性分分钟被抽空。
既然上市不现实,那只有国有股一个解决方案了。
但那个家伙的估值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。
王永中其实有一个自己的方案,就是1%不可稀释不可转让不可分红的特别股。
而当王永中提出之后,现场也开始了密集的探讨。
“国家既然主要是防患于未然,那何必投入那么多资金来收购自己的股份呢?这1%的特别股,既能让国家起到监督和信息透明的作用,也能代表国家多我们公司的信任。而且没有分红能力,也就无需国家出资。不管十年几十年,甚至上百年,我们公司的股权和管理层如何更替。国家的这个1%股份永远不变。”
“太少了,国家好像对于你们公司重大的决策没有任何发言权。”
国资的赵主任还是不依不饶。
“要什么发言权?外资公司你们怎么不要发言权?合资公司你们怎么那么大方?我一个华夏公民,根正苗红创立的合法公司你们反而要发言权了?你们想要?可以啊,都给你们,给公子们。这些工人你们来养好吧,搬不走的都给你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