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部分同龄人都进入家庭生活了,没法参与家庭聚会的许应渐渐地被社交网络孤立。同学里难得还有吴菲关心他:“许应,你还没对象?”
“没。”许应这几年各种题材写得多了,思想逐渐通达,灵活糊弄道:“我可能对女的没感觉吧。”
团支书一噎。“那也行啊,我早就说你旺夫了。”又惋惜,“可惜我没有资源介绍给你了。我们公司新来了一个95后的小哥,看着挺像的,但我不太好意思问人家是不是gay。明天我给你偷拍他的照片。”
许应赶紧回绝:“不要!”他可太懂那种刻板印象里“像gay”的是什么形象了。
发现了许应的“姐妹”属性后,吴菲跟他聊的话题愈发放飞。有一次她说:“给你看这个,养生爽文。我的治愈良方,心理低谷全靠重刷,几十万字都快背下来了。”
“好呀。”
过了两天吴菲问他:“许应,给你的爽文看了吗?爽不爽?”
主角光环大开、神挡杀神佛挡杀佛,不带脑子看当然爽。但许应是个编剧,工作十几年后见着文档界面都ptsd,一看中文小说就犯职业病:主角开局就一切尽在掌握,人物弧光怎么做?这些正面角色一个接一个的偏激人格能过审吗?超能力的部分特效出来会很低幼吧?这个镜头摄影肯定又要求搭轨……
“你们腐女平时就看这些?”
“腐女,好久远的词汇。你还想看我的其他珍藏吗?但没有比这篇更爽的了。”
“不用啦,谢谢你。”虽然看着爽,许应想,可是你靠看文就能爽,说明你的低谷期也不是那么低啊。毕竟人生的很多实际问题,并不是看别人耍帅打脸就能解决的。许应三十八岁,不是十八岁了。
吴菲也不是没有解决不了的烦恼。去年因为筹办本科毕业十五周年的聚会,许应和住得近的若干同学去她家里开会。吴菲家的双开门冰箱上贴满了某塌房明星的自制谷,黄骏一看就说:“团支书,你还没脱粉啊?”吴菲一听就应激了,当即跟黄骏掰扯起来。过来人许应倒吸一口凉气,超明显地偷摸从餐桌边转移走,蹭去阳台假装看风景。
前几年该流量明星因为某部戏一夜飞升,背后助力的少不了吴菲这样为角色红利买单的粉丝。吴菲当时正在工作、婆媳和小学数学的多方面压力之下,生活苦闷逃避现实的阶段中。一看剧,该三十来岁的二娃妈老房子着火,用不上的代言产品和杂志买了一堆,还到处给同事朋友安利;要不是工作和家庭拖累着走不开,她指定是要去追行程的。真情实感的精神寄托后来却平平无奇地塌了,吴菲当时急得发疯,拉着许应不停催他去打听到底是什么资本、哪个对家黑她的宝宝。
许应……许应就不是社交型人才,只能推说没有人脉。说真的,内娱啥都知道仿佛住在明星床底下的不就是粉丝们自己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