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国公咳了咳道:“我知,你是个仁义的,不论是为了陆筠,还是为了你祖母,尽心竭力,无论什么事你都做得很好。很谢谢你,对他们这样赤忱用心。也谢谢你,没像那些俗人一样张口就问我身份责任轻重逼迫我回京。”
明筝道“不敢”。
“我在山上习惯了。”他说,“这十几年,我日出即起,日落而息,黄卷残灯相伴,沉香翠树环身,再入红尘,更添不便,无法,只得辜负你一片好心。”
明筝想了一路相劝的话,想过要如何晓之以情,可这一刻,她发觉那些道貌岸然的话她说不出口。无疑她对陆国公,其实也是百般不解,甚至有些生怨的。怨他委屈了陆筠这么多年,怨他冷落了陆筠这么多年。
“我在山中有些好友,他们有的是樵夫,有的是山脚下的卖茶人,也有为我讲经布道的高僧,我的半生都在这里,余生也都将在这里。我识得懂医术的隐士,我对自己的情况很了解。你送来的人,我收下了,年纪大了,行动不便,身边确实再离不得人,有这几个孩子,我已经很知足,你选的人都很稳妥,我要谢谢你。”
“我不会下山,你别再为我奔忙,明、明筝是吗?你和陆筠回去好好过日子,要善待子女,善待对方,坏的方面,就不要学我了。对了,桃桃她,刚过了三岁生辰对吗?小宁子,去,把我书房桌上那东西拿来。”
小厮飞快去取了只盒子奉上,陆国公指了指明筝,“给她。”
“是我亲手刻的一枚印,送给桃桃,贺她生辰。算我……算我这个不合格的祖父,一点心意吧。”
他说这话时,语速放得很慢,如果仔细倾听,能在那过分漫长的停顿中听出一抹心酸。
他自称是“祖父”,他这个嘴硬了半生,说自己再不入世俗的男人,这一刻自称是桃桃祖父。明筝知道,他终究还是没有放下红尘。
没有放下陆家。
也没有放下过陆筠。
双手接过盒子,她觉得手里的东西仿佛千斤般重。
“为什么?”她明知不该问,可这三字还是自她口中问了出来。